-
艺术品价值评估的逻辑起点——《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之四
作者:刘晓丹 来源:书稿《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 一、有用性的双向决定 事物的有用性与人类的生存紧密相关,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约前430-355年)较早论述了财富的有用性问题。色诺芬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其著作《经济论》通过记述苏格拉底的对话,教人们如何持家理财。《经济论》中认为,对自己有利有用的便是财富。有用性是人与外界事物…
-
艺术品价值评估与价格评估的区别——《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之三
作者:刘晓丹 来源:书稿《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 由于价值和价格的联系非常密切,二者有时会被等同。比如我国2014年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并认为“相关资产或负债在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通常与其交易价格相等”。这样以交易价…
-
供求个性化与艺术品交换价值差异——《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之二
作者:刘晓丹 来源:书稿《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 从艺术品生产的角度看,劳动价值论很容易解释劳动量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即付出劳动量越多的艺术品交换能力越强。但它很难解释,为什么付出同样劳动量的艺术品在不同时空会形成不同价格。比如,同一件艺术品在不同城市、甚至在同一城市的不同门店成交价相差悬殊,同一件艺术品在艺术家生前和身后会出现巨大价格变化。 供求关系,对此做…
-
关于艺术品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问题——《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之一
作者:刘晓丹 来源:书稿《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 价值和价格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相对而言,价格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对价格的最通俗解释,是商品与货币交换的比例,或者说是用货币度量商品的结果。不过,货币的实质是商品交换的中介物,它既可以是现代社会常用的纸币,也可以是古代社会使用过的黄金、白银、贝壳,甚至是古人认为用起来方便的任何一种物品,比如牛、羊、谷物、蚕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