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丹
来源:书稿《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
供求关系,对此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劳(John Law,1671-1729)较早重视了市场供求关系,他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并非只由卖方或买方单方决定,而是取决于供求双方的数量对比。他对“钻石与水悖论”的解释是,水的用途大但交换价值小,是因为其供应量远超过需求量;钻石的用途小但交换价值大,是因为其供应量远小于需求量。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进一步根据供求关系提出了均衡价格理论,认为,供求双方相互作用会形成均衡价格:当市场成交价高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超额供应,从而使价格趋于下降;当市场成交价低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超额需求,从而使价格趋于上升。
根据市场供求理论,商品的交换价值不只取决于劳动量,也不只取决于使用价值,更取决于供求关系。正是由于供求双方的数量差异,现实中有很多商品的劳动量大、使用价值高,但交换价值很低,也有很多商品的劳动量少、使用价值低,但交换价值很高。由此便不难理解,同一件艺术品在不同城市、甚至在同一城市不同门店的成交价相差悬殊,很可能是由于不同地点供求关系各异;同一件艺术品在艺术家生前和身后出现巨大价格变化,很可能是由于不同时间供求关系有所改变。
由于艺术品具有异质性,其供求关系远比普通商品复杂。
艺术品形态多样、种类丰富、精神属性强,是典型的异质性商品,使需求者判断其使用价值时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比如,广义的艺术品包括实用功能极强的实用艺术品、具有部分实用功能的工艺美术品、完全没有实用功能的纯艺术品。在需求一方,如果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实用之需,会认为三者之中前者使用价值最大、后者使用价值最小;但如果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精神之需,则会认为三者之中前者使用价值最小、后者使用价值最大。更有甚者,即便同一件艺术品,在不同时期、不同使用者那里,既可能被看作实用艺术品,也可能被看作工艺美术品,还可能被看作纯艺术品。仅此一项,便使不同艺术品需求者的需求强度、需求数量大相径庭。而在供应一方,艺术品的异质性还会使其生产时所付出的劳动量,具有很大个体差异(后文详述)。
在具体交易中,供求双方的个体差异使其对艺术品交换价值判断并不恒定,以致相互博弈出的价格具有很大偶然性;而在总体上,由于同样的原因,艺术品市场很难形成马歇尔所说的价格均衡。甚至可以说,艺术品的交换价值与其使用价值、劳动量背离完全属于常态。只有正视这种常态,才能深入探讨更有意义的问题——艺术品的交换价值与其使用价值、劳动量之间如何发生互动,这正是艺术品价格评估的关键点所在。
本文摘自刘晓丹书稿《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中【第一章 艺术品评估的基本逻辑】【第一节 艺术品的价值与价格】。
晓丹 I 艺术财富论:发现艺术品市场的真相
本文转载自晓丹 I 艺术财富论:供求个性化与艺术品交换价值差异——《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之二,如有异议,立即联系,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经济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