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艺术金融发展到目前最根本的就是价值认可的问题,而价值认可是信用生成的基础。所以,当我们谈中国艺术金融发展时,我个人愿意回归到“信用”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中国艺术品市场如何构建信用体系,这是中国艺术金融的根本,也是这个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基础,除此之外,其他问题也很重要,但可能都未触及艺术金融的根本。
——史跃峰
我们这群人,喜欢艺术,又喜欢琢磨艺术品市场;或者我们干金融这一行当,不得不关注市场。于是某一天,我们把目光投向了艺术品市场。我们发现这两个东西真的是很好,仿佛金童与玉女,我们希望他们结合,我们希望把金融这个家伙拉进来,与艺术品市场融合,我们希望艺术这个高洁的东西能够俯身金融,与之亲近。于是我们奇怪地发现了一个其实是必然存在的事实:金融与艺术品融合。我们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艺术金融。
当艺术品市场展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时候,我们发现:艺术品与金融的融合是一件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事,不管你在意或不在意,主动或不主动,他们都在相互追逐,这个市场必然在这种彼此追逐中向前发展,无人可以阻挡!因为金融这个恶魔天生就是一个可怕的吸盘,它要尽量把天下美丽而高值的东西吸咐在自己的盘上。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得更宽、更长,我们就会发现,产业资本和人类财富最终必然会降落和凝固在艺术品上面。人类历史浩浩汤汤,那些历史上富可敌国的财富都到哪里去了?有谁能让古埃及和巴比伦财富传承到今天?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最终去了哪里?除了挥霍和灭失,大都作为历史遗迹或博物馆艺术藏凝固在今天。而这些东西,今天都是文物或艺术品。一部人类文明史,基本就是一部由产业资本向艺术遗产凝固的历史。
那么金融与艺术市场到底又是什么关系?没有金融我们艺术品及艺术品市场不也绵延发展了几千年吗? 金融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为什么非得与你融合?其实这个道理大家很明白。艺术市场是工程,金融是杠杆,没有标杆工程效率很低,但也能干。准确地讲我们可以把那叫零杠杆或低标杆工程。杠杆用得的好原来5天的活儿,3天就干完了。这个杠杆的名称就叫“信用”或者叫“金融”。
关于艺术金融,现在理论界有很多认识,大家也多有随声附和,但其实并未言及要害,顾左右而言它不少。其实,我们讨论了很长时间的的艺术金融,但艺术金融到底是什么?我越来越觉得慌恐。如果我们都知道艺术是什么,但我们是否真的明白金融?如果知道了金融是什么,但我们是否真正白艺术?如果我们既没有搞清楚艺术,又不明白金融,又怎么能妄谈艺术金融?
艺术与金融融合而生的艺术金融发展之困境,大体缘于:一是艺术不明白金融。现在艺术品市场的很多主体还基本不明白金融运行规律,所以不知道如何与金融打交道;二是金融不明白艺术。现在还没有几家金融机构真正具有艺术意识,不了解艺术品创作、艺术品市场特征和交易规律,所以不敢冒然进入这个市场;三是二者都不明白艺术金融的本质。即不知道如何围绕艺术品进行信用交易。艺术与金融难以融合,其实就像市场中不识货的买主与卖主之间难以做成买卖一样,影响艺术品金融的正常发展。所以,这种症状很应王朔先生的那篇大作的题目:《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我个人认为艺术金融研究与实践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的认识基点即是对艺术金融本质的认识。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同,决定了艺术金融研究与实践的方向。那么艺术金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艺术品市场的信用问题。
信用又是一个什么东西?信用就是我认可你,你也认可我,我们俩相互认可,基于认可的交换就产了信用。我用五斗米换了你的两个斧头,这就是信用。我用一张齐白石,换了你的一张张大千也是信用,因为持有齐白石的人认可持有张大千的信用(真伪与市场价值),这是艺术品市场的信用。基于物与物的交换是金融的初级形态,任何产业的市场都是一样的。即有信用有市场,无信用便无市场。艺术金融从来也不曾与艺术市场分离。
但这和我们今天谈的艺术金融理念又有什么关系呢?艺术金融其实也经历了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的历程,就像货币的产生之于商品交易发展的意义一样。在艺术品市场,当前例所讲的持有齐白石的人苦苦等待一个与他认可、持有张大千的人相遇,并能形成信用和价值共识,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交易。后来,人类聪明到持有齐白石的人不用等待持有张大千的人出现,让一个中介先认可我并将我东西的价值进行定位,然后我用这个价值中介去交换任何我想要的东西,包括新的艺术品,或者其他东西。这个中介就是“金融”或者我们通俗地称之为“货币”或“信用”。
“金融”与“货币”、“信用”这些概念在学术上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不是一两句就能讲清的。但我们不要管它了,我们只关注于其最根本的东西。就像儒释道的很多经典,我们现在无法给予准确的现代白话翻译,能悟到其无法言语的意就好了。反正,金融这种东西,就是要让艺术品市场发生一种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本就是由物与物的交换变成物与等价物的交换,这种等价物就叫金融,它是一个中介,是一个杠杆,是一个媒婆。它让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不必苦苦等待。但你对它又怎么说呢?又爱又恨,无从说起。
一一切市场都是金融,一切市场都离不开金融,金融没有情感,金融只相信价值,这就是金融的本质。我们这些年来不断研究艺术金融,但我们是否研究过这个离不开又舍不得,没有情感、只相信价值的怪物?我认为,艺术金融目前对金融本质的研究少之又少。
艺术品市场就像其他市场一模一样,没有金融无法正常发展。我在《当金融遇上艺术》拙著中就艺术金融给出定义:“所谓艺术金融是指各类围绕艺术品市场主体所进行的资金融通和与之相联系的信用活动的总称”。这是一个基于金融视角的艺术金融概念。该定义给出艺术金融活动的参与主体,即“各类艺术品市场主体” ,其活动形式是“资金融通”,其本质是“信用活动”。没有资金融通、没有信用体现的活动我认为不是艺术金融,最多只能算“泛金融”活动。现在有不少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也搞针对财富客户的艺术品鉴赏活动,与资金融通没有关系,金融机构也没有为为这些活动注入任何信用,我不认为这是艺术金融活动。“资金融通”的本质是一种价值认可与价值交换问题,是一种“信用活动”。价值认可,资金融通就会“通”,价值不认可,围绕艺术品市场的资金融资就“不通”。从这个意义来讲,艺术金融的本质就是这种基于价值认可的“资金融通”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现在艺术金融最大的问题不就在于此吗?
我国艺术金融发展到目前最根本的就是价值认可的问题,而价值认可是信用生成的基础。所以,当我们谈中国艺术金融发展时,我个人愿意回归到“信用”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中国艺术品市场如何构建信用体系,这是中国艺术金融的根本,也是这个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基础,除此之外,其他问题也很重要,但可能都未触及艺术金融的根本。潍坊银行自2009年即开始吃螃蟹,推出了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我们的艺术金融创新是从为艺术品市场注入信用这个金融的根本活动开始的,因为金融的使命是为市场注入信用,其他都是次要的。
如何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构建信用基础,让艺术品真正能找到可以交换的信用媒介,或者说让金融这个信用杠杆进入艺术品市场,这涉及中国艺术品市场复杂而漫长的信用治理问题。
非得如此,难有作为。
史跃峰 2020-06-04
史跃峰,男,高级经济师。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学士,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曾任潍坊银行行长,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现任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合作联盟有限公司董事长。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山东财经大学兼职教授。
任职潍坊银行期间,组织推动潍坊银行艺术金融创新工作,在全国首创书画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并使其实现常态化、规模化运行,创建全国第一家银行艺术品仓储库,建成中国艺术金融数据库并推出全国第一个艺术金融指数,创办《中国艺术金融》杂志,使潍坊银行成为我国艺术金融创新的标杆。著有《思想的天空》《金融和谐论》《随风而舞》《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案例研究》《中国艺术金融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潍坊银行案例研究乡等著作。现任山东城商行联盟董事长。
曾获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企业家、潍坊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中国艺术经济网 版权所有。发布者:艺旌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loo.cn/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