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尧先生的绘画艺术如果说有鲜明个性的话,我认为是经过了以上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他自己的大写意花鸟画语言。尤其是他八十岁以后创作的作品,几乎是一年一个变化,越画越精进,这一状态在高龄艺术家群体当中极为少见,也给人以更多的期待与想象的空间。
在继承海派大写意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梁文尧先生用笔更加纵横流畅、放笔直写,浓、淡、干、湿并用,整、碎、乱、齐一体,丰富多样又和谐协调;在绘画结构上,他强调以情统形,以神写型,开张捭阖,既充满霸气又张力充盈,不仅构图严谨、布局合理,而且意境深远,形式感强;在视觉融合上,他融南北文化的精髓,既有北方的浓厚又有南方的秀气,整合山水画和花鸟画表现力,突破了传统海派大写意花鸟画的一些束缚,进一步提升了海派大写意花鸟画的意境和气派,从而使他的花鸟画既翰墨淋漓,又清新自然,既气息正统,又浑厚大气。
——西沐
关注研究当代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坛发展格局及其动向,是自己关于中国画艺术及其市场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十多年前与梁文尧先生偶然相遇,也是因为大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一切偶然的相遇,都是一种必然的开始。这句话用在我与梁文尧先生相遇相交的过程,是再也贴切不过的。
开始与梁文尧先生交往,可以说是他俞老弥坚的精神打动了我,吸引了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坛的发展比较迅猛,繁复多样,处于一种很热闹的局面,从业的艺术家也比较多。对于大写意花鸟画这一特定画种来说,因为它需要的前置条件比较多,除了对笔墨的认识,需要深厚的书法功底,需要写意造型的能力,需要对笔墨精神的理解,还需要有长期的素养的积累,以及笔法墨法的训练等等,所以,大写意花鸟画也一直是中国画创作中难以做出成绩的一个画种。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全国性的各种大展中,我们看到的花鸟画大都是工笔或小写意的,大写意花鸟画入选的并不是很多。当然,这其中有审美取向的问题,有当代所谓主流艺术趣向与大写意花鸟画审美趣向的一些不吻合的问题。但我认为更主要的是,大写意花鸟画探索创作它本身需要艰苦的长期的修炼与坚守过程,要想很快出成绩很难,不少艺术家因此望而却步。梁文尧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画得很扎实,作为一位传统的海派艺术家,他长期在宜兴的一个小镇生活,偏于一隅,不求闻达。这种坚韧与坚守的精神很难得。交往十几年来,梁文尧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不断精进,不断生发拓展,这更促使我对其大写意花鸟画探索的跟踪研究,并不断有新的认识。
(一)
梁文尧先生生于1936年,上海市人。初见时他已经70多岁,今年已经85岁高龄了。十多年过去了,他的容貌、精气神几乎没有变化,还是那么硬朗,始终有一种向上的朝气,也不显老态。他196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原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58年秋拜海派花鸟画大家王个簃先生为师,专攻大写意花鸟画,前后历时七年,得乃师面授。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梁文尧先生自幼生长在一个漆艺工匠之家,受家庭环境影响与民间画师的启蒙,十一岁即开始临习《芥子园画传》,爱好并痴迷于绘画。之后,无论时代与生活如何变迁,仍坚持不懈挥毫泼墨七十余载。梁文尧先生倡导大写意花鸟笔墨精神,注重传统笔墨的当代精神价值的融合,画风沉雄朴茂,磅礴洒脱,尤以写藤见长,善作大幅巨制,笔力苍劲厚重,布局严谨,气象浑厚宏大。其画作沿近现代海派大写意花鸟画传统文脉而出,旁及诸家,自成一家面貌。
我们知道,海派是中国近现代绘画传统最为深厚的绘画区域流派,它不仅孕育了在近现代中国绘画史上很多大师巨匠,更重要的是,海派的绘画传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中国近现代画坛的发展。而在近现代中国绘画的发展中,花鸟画因其普泛的生命活力,大众视觉文化的需求,得以蓬勃发展。花鸟画的写意形态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又是海派绘画中非常重要的潮流趋势和最为精彩的华章。特别是从吴昌硕以来,海派大写意花鸟画的笔墨传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写意花鸟画艺术的走向与发展趋势。吴昌硕集诗、书、画、印“四艺”之大成,以印为先导,以书贯注力量,以诗文筑境界,“四艺”融会贯通,承前启后,触发了中国画传统的潜力,以他的跨世纪的开拓精神,使中国花鸟画的审美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吴昌硕是引领时代风向标的标志性人物。
吴昌硕艺术的传承发展是一个过程,时代也造就了诸多卓有成就且各领风骚的名家、大家。王个簃是吴昌硕的入室弟子,在吴昌硕诸多衣钵传人中,他是深得真传且又成就卓著的一位。王个簃继承了他老师修养全面、修为深厚的治学传统,在题材开拓广泛和用笔老到程度及落笔不加修饰的随意性等方面明显不逊于乃师。他以写生方式为自己的绘画增添了许多新的题材。诸如瓜叶菊、石腊红及水稻、棉花、蚕桑、绒线、剪刀等等,长帧短幅,新颖别调,远远越出老师藩篱,而使写意画转盼出新,晚年重构新局,豪迈热烈,真正臻于“画气不画形”的化境,是海派大写意花鸟画的一代大家。梁文尧先生有机会跟随王个簃学习绘画达七年之久,是王个簃的入室弟子,可谓是得其真传,洞其精神。是典型的从吴昌硕、王个簃等这样的大师、大家的大写意花鸟画传统中走过来,继承了或者说传承了吴昌硕、王个簃这一脉对于笔墨技法及笔墨精神的深刻认知与体悟。可以说是代表了海派大写意花鸟画在当代的正途文脉,成为当代的一位名家、大家。从他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真切地看到海派大写意花鸟画的一个鲜活案例。
(二)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但对艺术家来说,艺术的本身是生活,生活本身是艺术家艺术创作过程中最大的课题。艺术源于生活,主要是指:不仅仅是艺术的题材源于生活,艺术的要素源于生活,艺术的境界发韧与生活,艺术的美萌发于生活,更重要的是,艺术的精神在生活的体悟与体验中升发而出。没有生活的艺术,往往就是概念、图式与教条。艺术家离不开生活,艺术家与常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生活首先滋养着人的心灵,历练着人的品格,通过对生活本身的体验体悟,理解生活、理解文化、认知艺术,理解生命的意义。实际上,任何一个艺术家,他的绘画特点以及绘画语言个性的形成,绘画水平的提高,与他的生活经历,求知过程,以及他的文化大背景,是截然分不可分的。梁文尧先生的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除了在上海求学、求艺之外,长期生活在上海,在“文革”开始时,受到非常大的挫折,以致流落贬放到宜兴一个非常偏远的小镇上,一呆就是几十年,一直蛰伏于僻乡一隅,几乎与世隔绝。生活上的落差、挤压与落寞,对于人的精神、肉体,都是极大的考验。但就是因为生活,因为对生活的态度,才真正体现出艺术家的境界与情怀,磨炼了艺术家的品格与意志。在这种情况下,他对于中国画的笔墨,对于中国文化精神的向往仍保持着热情,以强烈的情怀,在平淡的生活中一刻没有停止修为与完善自己。正是这种历练,使得梁文尧先生的绘画很自然地流露出质朴而又璞厚的品质,没有华而不实的俗套。梁文尧先生把生活中的大挫折当成人生修为的养料,哺育他大写意花鸟画的探索与精进,激发他对于绘画,对于文化的热情及炽热的情怀。他常说,人生无常,要感谢生活。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使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随遇而安,专注绘事。质朴为人,不张扬,不抱怨。即使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他的绘画,就像他的为人为艺:为人,老实质朴;为艺,不断求新求变。
(三)
笔墨的认知,丰富的语言与诗化的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更是大写意花鸟画的根本。梁文尧先生的绘画展现的是他对笔墨的认知,一步一个脚印,坚实而又坚定。他的绘画探索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求学吸纳阶段。这个阶段更多的是学习老师的技法。他没有进过专门美术院校受过课堂教学,他接受的是传统的师徒传授的学习方法。即临摹老师的画稿,在反复临习中揣摹体会,即使一枝一叶,都以临得是否逼近原作为取舍标准,使他逐渐对于笔法、笔墨有了基本的认识。这期间,他还旁及诸家,广泛吸纳,充实自己。这就是他掌握基本技法打基础的阶段。由于他勤学苦练,这阶段的基本功打得还是相当坚实的。第二阶段是随着笔墨语言的熟练,技法的成熟,他开始探索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表现当代的生活。这时候我们看到的比较多的作品是在沿着吴昌硕、王个簃一脉而来,融入了对当代生活、当代风貌的感受,包括借鉴当代画家的一些构图、技巧,融会贯通,形成了他的颇有个人独特面貌的创作。这个阶段,他创作了很多作品,有丈二巨制,也有尺幅小品,看得出来,在他对笔墨的认知体悟的深化的过程中,他的笔墨越来越成熟。第三阶段是最近这几年,随着对笔墨的深入认知和他自己的人生修为的不断丰满、不断深刻,再加上他对自己的创作不断地自检,思考和总结,形成了他自己非常有个性化的创作面貌,特别是他的笔墨与泼墨的结合,笔墨和色彩的结合,用色、用墨更加大胆,构图更加新颖独到,笔墨认知的境界更高。梁文尧先生的绘画艺术如果说有鲜明个性的话,我认为是经过了以上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他自己的大写意花鸟画语言。尤其是他八十岁以后创作的作品,几乎是一年一个变化,越画越精进,这一状态在高龄艺术家群体当中极为少见,也给人以更多的期待与想象的空间。
在继承海派大写意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梁文尧先生用笔更加纵横流畅、放笔直写,浓、淡、干、湿并用,整、碎、乱、齐一体,丰富多样又和谐协调;在绘画结构上,他强调以情统形,以神写型,开张捭阖,既充满霸气又张力充盈,不仅构图严谨、布局合理,而且意境深远,形式感强;在视觉融合上,他融南北文化的精髓,既有北方的浓厚又有南方的秀气,整合山水画和花鸟画表现力,突破了传统海派大写意花鸟画的一些束缚,进一步提升了海派大写意花鸟画的意境和气派,从而使他的花鸟画既翰墨淋漓,又清新自然,既气息正统,又浑厚大气。梁文尧先生经过上述三个阶段,在大写意花鸟画语言中,有了自己的体悟与审美体验。反映在绘画创作上,就是不断构建与塑造了自己的艺术个性与艺术风貌。这种个性与艺术面貌,很多画家探索了一生,也很难达到。这主要是因为认识没有得到提高,艺术的创作就难以突破,难以提升。所以,提升笔墨的认识,坚持人生的修为,才有可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四)
大花鸟精神是梁文尧先生大写意花鸟画艺术探索过程中的重要追求。大花鸟首先是大的精神,而不仅仅是大的尺幅。梁文尧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视野宽,探索的力度大。他把别人艺术探索中认为的崎岖小路、难走或几乎不走的荒路,当成自己的坦途大道。这么做靠的就是一种自信与艺术探险精神,靠的就是不怕失败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他的绘画善于从眼前平常小景或山野荒径乱藤中与未来时空对话,南北绘画文化的融合,中西绘画语言的渗透,贯通的就是这种精神。“悟出草书藤一束”,“苦铁画气不画形”。吴昌硕老先生画藤,气机内敛,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内气充盈,已经将大写意花鸟画的视觉形象与内在气蕴发挥到了极致,其后继者也不乏写藤高手,但后人始终难以超越,很多人望而却步。梁文尧先生在苦苦研究了写藤的奥秘的同时,将自己的视角伸向被人们忽视的大自然中的野藤(如画集中《润物有声》这幅大画)。他既没有受传统画藤手法的束缚,又掺进写生方式,借鉴西画的光影表现手段,拓展了写藤的表现力,提高了绘画视觉效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与写藤的探索是很有力度的,对于他的藤类作品,我们可以认为,它突破了某些传统表现技法的桎梏,跳出了某些传统的固定程式。二是以全景式的构图,打开了大写意花鸟画既有的格局,既有传统要素与程式的支撑,又有出新的当代审美气局,形成了全景式花鸟画的独特画风。这是梁文尧先生大写意花鸟画艺术探索不断坚守的生发与拓展,也是在绘画艺术的前沿进行的保守与探险反复博弈的结果。正是这种“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独立一格的精神,形成了梁文尧先生大写意花鸟画艺术自己的面貌。这里不妨举个例子:《梅林初雪》,创作于2012年,也就是说早在十年前,他已开始探索全景式大写意花鸟画大架构了。他试图将花鸟与山水相结合安排在一个寒冬雪景中,远山近水,一丛红梅被雪后残阳笼罩着,分外妖娆,几笔泼墨水口更显得有声有色。这与我们平时所见到的那种仅仅扫几笔山石衬以花草的生硬搭配的图景截然不同。这里有传统程式要素,但没有落入程式老套中,这里的主体红梅是被厚厚的飞雪覆盖,但画里的暖色天空又冲淡了它的寒意,透着积极向上的时代气局。《梅林初雪》这幅作品的匠心构思与艺术处理显示出梁文尧先生大写意花鸟画创作的独到之处。三是以墨当色的绘画语言探索的大张力,使得梁文尧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的造型与纵横笔墨相得益彰。在绘画过程中,关注的更多的是笔墨表现的需要,绘画主题的需要,而其他的内容、形式、图式等,都为这个中心服务,展现了其艺术探索中的洒脱、不拘泥的风格。我们知道,中国绘画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有它自身的独立美感,也有它相对自由的本体发展规律,由于个人气质,审美视野以及文化语境的差异,梁文尧先生学吴、王并在其传统一脉沿袭下来,并没有完全简单的模拟或者直接照搬、袭取图式,而是按一幅画的创作需要,不论巨制或小幅,他动用多种手段表现他的笔墨,探索和表现他的雄强张力。这一点在他的藤类题材的画作中随处可见,尤其在他的苦心经营的大幅作品中。四是笔墨精神有着强劲的穿透力,梁文尧先生的绘画表现的是一种笔墨精神,千锤又百炼。生活的压力与落寞,并没有压垮他的艺术追求,而是从笔端迸发出了生命的力量。在与梁文尧先生交往的十多年里,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那就是生活的压力。当下,中国画市场正处于低谷,市场的景气与否与一个从业画家有着直接的关联和影响。他必须坚持,必须画好画,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要画出既能得到专家认可又能受到大众欢迎的作品。我们知道,当下从业的画家又如此之多,要想取得一席之地,谈何容易,对他来说无疑是在逆袭而行,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它的高难度不是业外人所能体会和理解的。没有坚强的毅力,根本不可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正是这种与生命抗争的力量,融化在他的笔墨中,百炼成钢,形成了他的笔墨精神强劲的穿透力度。这和中国文化传统与大时代精神不断相吻合的,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又对当代生活表现出一种非常健康向上的热爱,这种结合体现出鲜明的当代审美文化趋向中的文化精神。
(五)
梁文尧先生大写意花鸟画以气胜,生发弥漫,生气充盈。“兵以气胜”,观梁文尧先生的绘画艺术,画面的经营又何尝不是如此。古往今来,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果按其风格类型来评判,一以气胜,一以格胜。梁文尧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无疑属于前者。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创作中,凸显的是内含和外溢的充满张力的气势。当然,这种气势的产生,是决定于艺术家的绘画艺术认知与对大写意绘画内在规律的体会的正确性与深广度,只有正确的认知并揭示大写意绘画的内在本质特征,才能真正不断获得并在他的创作中产生的气形交融关系。有不少艺术家,即使找到了这种感觉,又往往缺失这种生气的力量支撑,而只落得没有内涵的空架子,大写意花鸟画创作的难度也就在于此。
梁文尧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体现的笔墨精神,是笔墨认知过程中书法用笔的结果,写意绘画如果缺少一种精神,没有内涵,也就没有生动的气韵而徒有空泛的形式。梁文尧先生大写意花鸟画,这一点把握得非常好。他的书法用笔,在生命的力量、笔墨精神的支持下纵横挥洒,基于中国绘画传统,又体现健康向上的时代精神。
梁文尧先生的绘画展现的是一派向上的生命力量,坚韧而富生发,这也就可以理解其绘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的绘画是一种很奔放的书写,翰墨淋漓,笔墨纵横,泼墨与笔墨结合,点染涂抹与草书笔法互用,透露出一种精神与力量。同时,他又是一个状态边缘又自由的人,而绘画需要的就是这种自由的状态。和梁文尧先生相处,很难把他当作一个老人:他的言谈举止和思想都很年轻,虽不善交际但思维敏捷,兴趣广泛,与时代及年轻人没有距离,他的朋友圈里极少有与他年纪相仿的老年人。他还是很自由的一个人,对于他的创作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画过山水画,没有生活源泉,不想在过时的传统老套中“闭门造车”,放弃了,从此不碰。在他的绘画里,孜孜不倦的磨炼的唯有大写意花鸟画,在这一科目中,除了画丈二匹以外,还有长卷、小品、团扇、册页等,不停地尝试,说明他的状态很年轻。他的绘画题材颇广,常见的如紫藤、葡萄、凌霄、葫芦、丝瓜及荔枝、枇杷,柿子,还有梅、兰、竹、菊等,尤以藤类居多,也最为擅长,都在探索尝试,和他的生活状态一样。他近年创作了多幅题材不同,形式各异的大画。梁文尧先生无论是创作、生活,还是心态都是处在一个不断前进的状态。他有一种紧迫感,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断创作大画,就是在为自己抢时间,要为这个世界和后人留下几幅能支撑他艺术理念的大创作。这种为艺的气度,可谓是朴而贵,朴而壮哉!
(六)
系统的审美体验建构是梁文尧先生大写意花鸟画艺术探索的基石。一个艺术家能够不断前行,靠的不是神来一笔,也不是视觉上的翻新,而是审美体验系统的丰富与生发能力。我们所讲的艺术家的艺术风格、艺术面貌,无一不是基于审美体验系统的独特的艺术表现。梁文尧先生大写意花鸟画艺术探索是基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行知合一、真善美与雄浑贯通一体的当代审美体验,正如“澄怀观道”之说。“澄怀”,即净化心灵,澄明心怀,就是老子所言“涤除玄览”,庄子所言“心斋”、“坐忘”;“观道”,即以虚静空明心胸去观照自然之道。梁文饶先生的探索,可以说是在主体升华和客体道显的体悟中,实现了审美境界的升华,也赋于传统大写意花鸟画时代精神与新的审美趣味。
梁文尧先生虽然已经八十五岁高龄,但他淡泊人生、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绘画探索坚持传统而求新求变,不断生发与延伸着他的审美体验。无论大幅巨构还是小品长卷,他的笔墨、构图、色彩,都有独到之处。大写意花鸟画达到这样的境界,是非常不容易的,既让业内专家看了以后,认为他技术水准很高,又让普通的消费者看得懂,就是所谓的雅俗共尝。我认为,特别是近几年梁文尧先生的作品的水准,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梁文尧先生的绘画表现的是一种精神,千锤又百炼。他的绘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笔写出万千世界。虽然他一直在说他自己的书法有待进一步提高,但他的绘画是写出来的,画作中透露出生机盎然的生命力量,根本看不出来出自一位耄耋老人的手笔。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创作与他老师王个簃既有传承,也有出新。王个簃先生的绘画从吴昌硕而来,承有乃师精髓,擅以篆籀之笔入画,用笔浑厚刚健,笔势静蕴含蓄,潇洒遒劲,结构严谨,色彩奇丽,气韵流动,形成了他的隽秀、清润的艺术风格。显然,这和王个簃自己修养全面,诗书画印精到,讲究绘画的文润审美更加柔和有关。从梁文尧先生与王个簃先生的绘画作品比较来看,梁文尧先生是一个新时代的画家,他的作品更强调生活的介入,更生活化,离生活更近一些,因而更有时代气息。也就是说,梁文尧先生的绘画更强调时代性体验,绘画构图构成因素的介入并强调全局大形结构的完美,以及笔墨和色彩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理论中,讲究人画俱老或人书俱老,讲的就是,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探索,需要一个长期的修炼过程,需要一辈子的精进达到一个高度,这就是人画俱老或者人书俱老的境界。中国书画创作不像科学研究,发明了一个公式、一个原理,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时候是一种偶然所得,艺术创作需要长时期的修炼,是一种文化体验,是一种认知的提升,是笔墨不断生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己的个人特征,或者说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个性化的艺术创作,也就说不上什么突破与创新。总体来看,王个簃先生的绘画讲究诗书画印的融合,形式上更加传统扎实。梁文尧先生的绘画艺术基于其不断形成的审美经验系统,逐渐地有了他自己追求的东西,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在阐释他的绘画理念。梁文尧先生的绘画艺术,笔墨更生活化更现代,个性已形成。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个性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创造出来的,这是一个需要坚韧地深入体验与修为的过程。
(七)
中国画,特别是大写意花鸟画创作,始终有一个立场与精神的问题,即如何实现从笔墨精神到文化立场,立足于文化精神对传统打入与打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两个视角:一个是认为传统博大精深,好不容易打入了,为什么还要出来;另一个则是,以最大的勇气与能力打入是为了更好地打出来。当然,打入的路径可能并不多,但打出的路径却是复杂多元的,需要的不仅仅是才气与功夫,更为重要的是勇气与坚守。梁文尧先生的艺术实践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绘画这样一个图景:绘画是鲜活的,它虽然要有程式的支点,但他不是陈旧的形式、陈词滥调的语言,也不是桎梏干瘪的精神。它是一种生长,是一种于无声处的悄悄的生发。梁文尧先生对于传统有他自己的体会:首先他认为,传统是有时代性的,也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一个画人当他有志于学习绘画时,就开始接受前人为你提供的样本,需要学习,你就开始进入传统这个广阔的天地了。但那不是自觉的,只是摹仿。一旦掌握了初步的知识,对于传统的东西有了初步的认知,你的视野拓展了,渐渐的,就会感到传统是那么深不可测,就会深入探索下去。这时候,实践会告诉你,传统里面有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养料,需要化大力气吸收它、运用它,充入并丰富自己的认知。然而,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变化,时代与生活将促使你创造新形式来取代旧形式,一个画家如果不能从旧形式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就会被束缚在旧传统的牢笼里,再也不可能从画家到达立足于画坛的艺术家的层面。这个时候,时代与生活将要求你必须有“变”,必须从传统中打出来。吴昌硕曾经告诫我们,“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小技拾人者则易,创作者则难。欲自立成家,至少辛苦半世,拾者只多半年,可得皮毛也”。论述可谓意味深长。这里的一个“化”字,一个“破”字点明了:对于传统,打入要有志向,打入要坚守,打出来要有才气和功夫,更要有勇气和坚守。如同海派大写意花鸟画的传承,离不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时代造就了人,是今天海派大写意花鸟画在当代的生发造就了梁文尧先生。
当人们看到当代城市现代化的盛景时,一定不仅仅是高楼林立栉秕,不仅仅是灯红酒绿,不仅仅是人潮沸腾,一定还有默默迁流的城市文化与传统,是他们鼓动着城市的脉搏,给这个城市一种温度,给它定义一种品格,在让它永不停步地去向前流淌,带领这个城市走向远方,去寻找自己的灵魂。也许,这就是我们今天关注并聚焦梁文尧先生及其艺术的一个重要意义。
(西沐: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李可染画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创会理事)
E N D
关于我们
“艺术经济”是李可染画院·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李可染画院是由文化和旅游部管理、在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登记备案的国家级画院,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是由李可染画院批准成立的科研及教学单位。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是在我国文化艺术经济快速崛起、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需求不断提升的宏观背景下,由李可染画院与艺术经济界的研究、实践专家及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研究院的总体目标为:围绕国家文化创新战略和文化产业大发展战略,建成中国艺术经济的思想库、信息库、人才库及产品库,建成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国家级艺术经济产学研高地,促进中国艺术经济健康、快速、长久地造福社会。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采取“小机构、大协作”的方式,整合艺术商业、艺术市场、艺术产业、艺术金融、艺术科技等业态的学术资源及产业资源,开展艺术经济的学科体系建设,并针对艺术经济的不同业态,建设多元化的研究机构,开展专业化的咨询服务与课题研究,进行多渠道的行业教育培训与国际交流。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力争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经济学学科体系、出版艺术经济学专著及教材、开展艺术经济学纵向及横向课题研究,通过开展艺术经济战略规划、艺术经济的发展机制、产业组织及行业布局、艺术经济资本化和金融化、艺术经济标准与规范、艺术经济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研究实践,通过与高校及研究机构联合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与高校及研究机构联合开展本科及高研班教育、举办各类专题班和资格认证班,成为国内艺术经济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艺术经济产业拓展与服务、艺术经济人才培养的顶尖级机构。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北兴路西红门星光公园1号
邮编:102600
微信公众号:艺术经济
网址:http://www.yiloo.cn/
欢迎关注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公众号
中国艺术经济网 版权所有。发布者:艺旌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loo.cn/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