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
西沐:毕加索大展除了艺术 最值得做的事是反思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2-21 10:48:59 |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9年6月至9月,中国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作品展“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将于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呈现。适逢本次展览,让我们回顾西沐院长于 2012 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现在看来依然是鲜活的,让我们值得思考和行动,以期…
-
艺术热搜评论学院:京沪艺术商业变局
要点提示: 只有商业文明到了一定高度,才有这样一种艺术资源的自然匹配和融合现象出现。 北京在拔高中国当代艺术学术高峰的时候,却缺少艺术市场整合的顶层设计,战略高度以及采取丰富的手段。因此,北京变成了艺术观念上演的舞台,而上海则在商业上把这座城市的气质,以及基因融合了起来。现在很多艺术家北下而入沪,则是艺术商业自然溢出的吸附能力。 2019年6月至9月,中国迄…
-
中国当代艺术会慢慢长大
作者:西沐 记得几年前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尤伦斯的,题目是《尤伦斯带走的但愿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奶瓶》。今天又看了几篇相关的文章,写的是西方收藏家集体撤离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于是引发了中国当代艺术持有还是清盘的议论,感触颇深。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热火朝天的景象中,当代艺术的处境似乎是不温不火,甚至可以用落寞一词来形容。其实,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转型过程中,中国当代艺…
-
《藝術追蹤》新锐 | 罗翔
艺术家简介 罗 翔 1981年生于广西,壮族,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本科与硕士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姚舜熙教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向博士研究生。 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民革中央画院副秘书长,《中国艺术金融》栏目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晓禽霜晚入清秋》,《润物细语》,《station…
-
敏感与灵性 –西沐漫谈李惠昌
认识李惠昌,是在他生活与艺术市场最为不堪的时候。所谓不堪,无非就是作品还不好换钱。但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认为他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是他的作品告诉我的,他缺少的是被发现,尤其是被市场发现。 在我的印象中,李惠昌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在艺术家群体中,他是一个具有理性生活能力的人。他不像一些特别关注市场和关注影响力的艺术家那样热衷于去走圈子,热衷于各种各样的一些抛头露面…
-
朱靖江:影像和文字就像左脑和右脑
近年来,影像工作者积极投入纪录影像创作中,以传统手工艺和古老民俗为题材创作的纪录片也越来越被观众认可和欢迎。“我们能够给予物质的任何面目,最终都不如真实对我们有用。只有真实才经得住考验”。 6月7日到9日,首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在山西平遥举办,30部(集)入围影片参与此次展映,作品包含但不限于以非遗名录项目和传承人为对象拍摄和创作的、展现我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