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使用价值中的认识价值——《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之十一 艺旌经 • 2021年4月23日 上午11:18 • 专著, 行业动态 作者:刘晓丹 来源:书稿《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 一、艺术品认识价值的本质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包括理论(含哲学和科学)、艺术、宗教、实践等4种。不同于运用概念和逻辑抽象反映世界本质的理论认识,艺术认识运用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世界的特征,既作用于人的理智也作用于人的情感体验,更易于被接受。不同于运用虚幻想象使人在敬畏中得到精神解脱的宗教认识,艺术认识能够使人在愉悦中体会到自身的力量,使其对世界的理解更为真实。 艺术品提供给人的认识对象极为广泛,自然、人、社会无所不包。我国先秦时期艺术品的功能主要以认识功能为主,西晋文学家陆机指出:“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将绘画和语言文字并论,认为绘画最善于保存形象。《左传·宣公三年》对绘画的认识功能有更详细的描述:“昔夏之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之神奸”,是说用九州的贡金铸成鼎,并在上面铸刻各种图象,用以使人辨明善恶正邪。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Bluebird James Last – Bluebird 二、艺术品认识价值的体现 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艺术品遗存,都是多种信息的载体,可以直观反映出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宗教、风俗等的鲜明特征,是后世解读历史的直接物证。这便是通常所说的艺术品的历史价值。相较而言,艺术品对历史的记载比典籍或其他史料更为具象。《孔子家语·观周》提及:“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是说通过美术作品中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生动描绘,便于警示国家兴衰之道。 鲁迅在1913年发表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一文中,对艺术品的认识价值和意义有生动阐释:“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惟,故亦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以转移。此诸品物,长留人世,故虽武功文教,与时间同其灰灭,而赖美术为之保存,俾在方来,有所考见。他若盛典侅事,胜地名人,亦往往以美术之力,得以永住。”是说艺术品能够反映不同时代、地域的社会生活及精神面貌,并凝聚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情绪,艺术品可以超越时空,超出使用者个体生命经历的空间、时间范围以及情感,让使用者的认识得到超越。 本文摘自刘晓丹书稿《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中【第二章 艺术品的价值属性】【第一节 艺术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传播】。 晓丹 I 艺术财富论:发现艺术品市场的真相 晴耕山坊出品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中国艺术经济网 版权所有。发布者:艺旌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loo.cn/8658.html 新书速递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艺旌经 0 0 生成海报 艺术品使用价值中的审美价值——《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之十 上一篇 2021年4月23日 上午11:17 艺术品使用价值中的教化价值——《艺术品评估原理与实务》之十二 下一篇 2021年4月26日 上午7:07 相关推荐 学术会议及论坛 专访 | 瑞士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张琼畅谈瑞银对于当代艺术以及中国艺术市场的见解 艺旌经 2020年12月6日 行业动态 中国七大科技前沿领域十四五发展全景前瞻 艺旌经 2021年4月20日 国内案例 西沐:在新时期战略格局中把握长汀发展战略路径 艺旌经 2021年9月27日 行业动态 西沐:新时代文艺发展要努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 艺旌经 2021年12月14日 行业动态 OpenSea艺术家故意更改其NFT图像,警示NFT被人忽视的另一面 艺旌经 2021年3月12日 研究报告 报告丨中国信通院发布《区块链白皮书(2019年)》(附下载+解读) 艺旌经 2019年11月10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昵称: *邮箱: 网址: 记住昵称、邮箱和网址,下次评论免输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