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丨痛点VS机遇 一文说尽中国文化金融的现状与未来

在现场丨痛点VS机遇 一文说尽中国文化金融的现状与未来

中经文化产业:昨天,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中国文化金融峰会暨首都文化产业投融资年会”在京举行。会上,多位权威专家和行业领袖围绕文化与金融的合作,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金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经文化产业”为大家整理了部分嘉宾的观点,以飨读者。

在现场丨痛点VS机遇 一文说尽中国文化金融的现状与未来

▲ 论坛现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

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巡视员 高政

高政表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00亿增长到2017年的34000亿,年均增速接近10%,比同期GDP增长速度超过5个百分点,占同期GDP比重从3.48%上升到4.2%。2012年到2017年,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平均接近6%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同时,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科技发展高,具有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特点,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有效的支撑。

    

高政表示,按照中央关于鼓励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相结合的要求,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通过财政政策保障、金融保障,形成政策组合拳,致力于解决制约文化企业和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今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联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文化领域推广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戳此查看政策全文解读),有效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在文化与金融合作的探索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希望东城区可以继续推动文化与金融合作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推动各项文化和金融政策更好落地,加快产业投融资创业平台,完善文化产业各发展阶段、间接和直接有机结合的投融资体系,总结形成若干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可复制推广的文化金融合作模式,为全国文化和金融合作做出表率。

    

高政最后表示,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他在讲话中专门提到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对我们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为推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作出新的贡献而努力。

保险业与文化产业合作的八个纬度

全国政协委员

原保监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 周延礼

周延礼在会上表示,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挥独特的社会经济作用,例如在文创产品制作、营销和市场开发、推广方面,发挥经济补偿、资本运作和风险管理等作用。因此,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保险业义不容辞的职责。

据他介绍,早在2010年12月,原文化部与原保监会就联合下发了《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这个文件的发布,提升了文化产业保险市场的重视程度,开拓创新了文化产业的保险产品,提升了文化产业保险服务的管理层次,改进了保险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体制和融资功能。

同时,原文化部、原保监会还确定11个险种和3家保险公司作为首批文化产业保险试点,标志着保险支持文化产业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特别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险、物流保险,探索演艺、会展责任险等新兴保险业务。

  

目前,文化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周延礼认为,文化企业轻资产的特性,包括抵押担保不足,盈利模式不明确,都严重制约着文化企业的更快、更好地发展。“结合我国保险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保险业应该在文化产业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提供信用保险贷款、保证保险、履约保证保险来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问题。随着保险业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保险业在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当中,还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在周延礼看来,保险业与文化产业结合后,可以形成以下合力:

     

第一,保险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多环境、全流程风险管理服务。“保险可以对文化产业提供特别定制的保险产品,随着文化产业海外市场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很多保险公司已经都开始为文化产品提供特别定制保险产品。”

  

第二,发挥保险功能,改善文化企业外部融资条件。“文化产业中小企业较多,自身抗风险能力较低,很难获得外部融资。如果有了保险参与,使中小文化企业风险能够有一个适当全面保障,企业自身的融资信用等级就会相应提高,这样可以改善企业外部融资环境。”

  

第三,保险资金参与文化产业直接融资。“2017年中国保险资金规模超过16万亿,保险资金需要较高的投资回报,而文化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有很多可以对接的(项目),资金需求量大,且投资回报也是非常可观的。双方在直接投融资方面有着强烈的需求。”

  

对此,周延礼认为保险业可以通过以下八个方面与文化产业进行合作:

  

一、投资文化产业发行债券。周延礼表示,近年来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的比例逐年增加,债券发行量也逐渐增大,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二、投资文化企业股权,投资文化产业发展,共享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

  

三、投资文化产业、合作组建文创基金。目前,已经有有多家基金取得丰富的投资回报,周延礼认为这是一种互利双赢的方式。

  

四、文创企业与保险机构合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五、保险业可以针对文化产业专门的风险类别,从多元化的角度为文化产业产品设计提供全面保障。周延礼认为,保险业与文化产业合作空间巨大,是未来的普遍趋势。

  

六、拓宽视野,学习借鉴国外保险同行在文创产品与服务的有益尝试。

  

七、结合我国文创市场实际,探索中国特色的文创保险产品。周延礼表示,特别是在常规保险基础之上,针对文创产业的特点设计出专业保险产品:“比如说影视类、艺术品修复师类的职业保险,提供分保合作机制,探索适合文化产业新的保险产品”。

  

八、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政府和政策支持长效机制。

证券业更好服务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方面

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 安青松

安青松谈到,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格局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整个产业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的趋势,为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金融改革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文化产业金融生态也亟待进步一改善,他同时表示,将推动证券业更好服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鉴于文化产业存在投入产出不对称、文化消费不确定性等特点,导致传统金融产品无法完全满足相应产业的金融需求,安青松表示,当前文化金融生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文化产业资源高质量开发不足,“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供给侧产品及服务创新创意不足,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文化产业全产业链的布局尚不完善”,“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各类市场主体发展不均衡,产业链完善尚存较大空间”;

二是文化产业投资风险制约了文化金融的发展,“总的来说,各细分行业具备好的商业模式、成长型的文化产业仍是少数。以中小型文化(项目)对接为主,目前部分行业存在投资过热,行业估值过高的情况降低了未来可能的发展空间,间接导致融资难”;

三是伴随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数字科技带来了新一轮商业模式创新,如何进一步有效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成为文化金融面临的新挑战。

  

借鉴美、英、日等国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方面的发展经验,如何推动证券业更好服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安青松表示,当下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投资银行能力建设,为文化产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对标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我国投资银行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资产规模偏小,业务模式简单,抗风险能力较弱,创造价值能力不足,缺乏复杂、专业解决资产配置的能力,没有基于核心能力的差异化发展,国际化发展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尚难满足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的高质量、综合化金融服务要求” ;

  

二是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畅通直接融资渠道和文创投资的退出机制,“无论从文化产业中长期投资特点,还是文创产业的创新业态发展趋势,文化股权基金和并购基金是为文化企业提供早期投融资服务的主渠道,多层次投资渠道打开了市场估价和退出空间,同时为促进文创企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规范运作,支持文创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了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文化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及主板的上市步伐将加快,为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补充机制。同时,推动完善文化企业的信用评级制度和技术,促进改善文化企业的投融资环境”;

  

三是积极推动文化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从目前政策环境看,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方兴未艾,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应该借鉴美国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成熟经验,尤其是在电影、动漫、演艺、娱乐、音乐等行业的证券化技术,通过金融工程和证券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研究证券化的模式和特点,探索完善我国文化产业证券化的核心技术,力争在文化产业证券工具的现金流拆分、文化产业基础资产池的组建、知识产权现金流预测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完善相应的外部配套市场制度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从而促进银行、信托、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积极参与文化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

四个痛点和三个机遇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范周

目前,金融改革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变化,创造了新机遇,但不可忽视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作用依然有限。范周说,他接触了很多文创实体企业,仍然感觉到在其运行当中,和金融机构的对话、合作还有一定的难度。

    

范周认为,过去5年当中,文化金融领域出台了许多政策,但这些政策的效果依旧有待提高。他强调,对文化与金融产业的对接一定要重视落实,“政策具体内容要能够让企业看得到、摸得到。”

    

在谈到推动金融为文创产业服务,开发出符合文创产业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时,范周表示,金融要助力文创产业的发展,避免文化产业套利的风险。而目前,金融对接文化产业具有四个痛点:

    

1、文化产业融资的基础性制度不健全。

2、文化产业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不成熟。

3、金融机构还受制于传统风险文化的制约。范周认为,国外在文化金融领域的实践显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考虑如何防控风险。因为很多金融机构也是企业,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金融机构,而是要做好顶层设计。

4、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范周表示,北京的文化金融模式比较好,但是能否全国推开,还需要进一步推动。

范周同时认为,我国文化金融发展有三个机遇:

第一,顶层设计,释放文化金融发展新红利。目前,国家相关部门不断深化文化金融合作,推进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致力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第二,创新驱动,引领文化金融发展新方向。针对文化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规模小、高风险、质押难的问题,要思考如何改进信贷产品和模式。

   

第三,解决驱动的问题。范周认为,回归本源,仍须正视文化金融新问题,文化金融的核心资产抵押通道需要进一步完善,银行文化专营机构发展的原生动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市场经营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需要进一步进行制度性设计。范周认为,在注重文化与金融融合之后,中国文化产业将成为中国互联网技术以及5G技术新背景下的新产业业态。

    

在展望中国文化金融发展的前景时,范周表示,从趋势上看,为文化产业量身订做信贷审批流程,创新担保体系以及贷款模式,已经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已经有多家银行设立文创金融事业部,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等,并尝试引入外资进入文化金融产业,借鉴国外经验。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思考,例如由于对市场问题估计不足,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高溢价收购和高杠杆撬动问题。范周认为,文化金融以解决融资需求为核心,但不能仅限于此,文化金融需要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支撑。另外,现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完善,要尽快把泡沫挤出去。

对于这些问题,范周建议创新文化金融工具:

首先,在互联网文化金融方面,现在要考虑,如何让以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在规范当中更加活跃

    

其次,完善担保制度。对于如何进一步完善担保制度,如何普及和推广,也需要给出政策性的指导。

    

第三,在文创贷、影视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商标权质押贷款,艺术品质押贷款、著作权质押贷款等抵押类贷款方式出现后,如何建立和完善中介机构及相关制度,为企业经营行为设立第三方依据,仍然值得思考。范周认为,发改委推出文化产业专项债券,为下一步相关的发展提供思考。

    

此外,特定产业的金融服务资本市场,再加上版权产业、文化旅游和文化科技三个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都需要在接下来2019年做深度思考。

在现场丨痛点VS机遇 一文说尽中国文化金融的现状与未来

北京市构建文化金融体系的举措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董殿毅

论坛上,董殿毅介绍了北京市构建文化金融体系的五大举措:

 1、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政策效果,提高文化产业资金扶持精准度。

    

董殿毅表示,去年北京市财政局、市文资办推出投贷奖联动体系,取得很好的效果。截至2018年11月30日,投贷奖平台入驻企业近一万家,其中文创企业近九千家,入驻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将近600家,还有合作园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等等。收集融资产品有228种,申请1209笔,成功对接融资177.69亿,其中受理债券融资申请839笔,成功对接债券融资额度115.96亿,受理股权融资申请366笔,成功对接股权融资额度38.73亿,受理发债融资申请4笔,成功对接发债融资额度23亿。

    

2、精心打造文化金融专营体系,提升产业专业化、集约化程度。

    

北京以北京文投集团为主体,成立投资基金、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文化金融机构,同时华夏银行成立专营事业部,北京银行成立文化支行。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成立北京文化产业投融资协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团桥梁纽带作用,此外成立多家金融发展中心,第一家已经在今年8月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挂了牌了。

    

3、强力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平台,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5月,文资办联合上海政权交易所成立北京市文化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在这个基地实施十百新文化企业上市培训服务计划,反响非常好。另外北京正在筹备创建文创板金融服务公司。

    

4、构建“政府、银行、企业”平台,支持文化金融产品创新。

    

董殿毅表示,北京市文资办曾经跟北京银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等18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在为北京文化产业争取超过2000亿贷款授信同时,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文化金融专署产品方面,进行拓展和创新,目前各银行都出了很多非常有实效的产品。比如北京银行推出文创普惠贷、创意贷等8种产品,工商银行推出工银文贷星等五种产品,华夏银行推出文创贷等四大产品,交通银行推出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商标权与专利权担保贷等等,建设银行推动出去影视贷、快捷贷等,合计推出文化金融产品不下50种。董殿毅表示,做好银企对接,做好金融产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5、构建“政府、投资机构、企业”平台,促进民营小微企业融资。

    

通过首都文创产业投融资沙龙、文创产业透融资项目路演推介会、首都文创业产业投融资峰会等促进企业和政府、投资机构对接,2018年服务投资机构200家以上,文化企业1000家以上,培训人员规模5000人以上,80%以上都是民营中小微企业。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金融的实践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

党组书记、副区长、代区长 金晖

会上,金晖介绍了北京市东城区近年来在文化金融领域的探索以及取得的成绩。

金晖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城区聚焦“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坚持把全力服务保障首都功能作为核心区工作的全部要义,依托区域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积极推动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初步形成了名城保护、文化惠民和文创产业协调发展的“大文化”工作格局。同时,东城区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和金融业三大主导产业。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东城区GDP比重的14.5%,文化艺术、艺术品交易等行业处于全市乃至全国领先地位。银行、保险、券商、信托等产业资源丰富,全区共有金融业规模以上单位近200家,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22.5%,银行业的文化专营支行、文化产业管理部、文化金融事业部、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等纷纷落户东城。

金晖认为,正是基于文化与金融两大产业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2016年以来,北京市东城区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资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构建文化企业信用评级、文化信贷风险补偿、文化创业投资扶持引导、文化资产定价流转“四个体系”,探索创新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文化与金融合作模式,制定出台了东城区《“文菁计划”实施办法》《支持金融业发展办法》以及《关于鼓励企业上市挂牌融资的若干措施》等一揽子产业扶持政策;加快开展示范区空间和产业规划研究,把前门地区列为起步区和核心区,积极推动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文创板、文创银行等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落地,不断深化“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工作。

把握文化产业投资的三个热点

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周茂非

周茂非认为,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把握文化产业的三个投资热点:

第一,从经济社会全局看,文化产业投资热点趋势体现为互联网文化的丰富和发展继续加强。这又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互联网成为各个产业的技术支撑,互联网内容也进入精细化运营期;

二是以数字化呈现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以数字推动各种形式、各种内容、各种业态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

三是开发文化旅游产业链。周茂非表示,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可以看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将成为文化旅游发展的大方向。

第二,从技术进步角度看,文化产业新趋势非常明显,

一是5G平台即将建成,将为文化产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条件或者技术支撑;

二是全IP开发,将贯通整个文化产业领域,特别是5G时代全社会IP开放、打通,未来IP的开发、传输、布局将实现全面融合,人们成为知识生产者和共享者,无线传输方式使IP播放全程开放,必将激发广大公众对文化的创新热情,使全民创意真正成为可能,如同现在通过手机推动形成全民阅读时代一样的;

三是文化产业深入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无线宽带网、互联网、智联网不断向家庭延伸,越来越多网络服务进入每个家庭,文化产业和产品给每个人共享,增强人们群众的幸福感。

  

第三,从消费市场变化角度,周茂非认为应当充满信心。这也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消费结构的变化。现在经受消费习惯的转型,主要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呈现爆发发展的态势;

二是消费人群的变化,目前消费人群多数是95后,他们有一个特点包括超前消费、理性分析、拒绝跟风、时尚个性、用实力打CALL等;

三是消费观念的变化,主要表现消费渠道体现线上,大家知道双11天猫今年创收2315亿,消费者相比以前更关注互联网服务,支付方式线上已经成为主流,即使线下大家也愿意用手机支付。

周茂非表示,上述改变不仅体现人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更加体现他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猛增,精准引导文化消费是我们未来需要关注的。

希望商业银行在支持文创产业发展方面可以获得更大的空间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行长 张健华

张健华结合华夏银行的文化金融工作实际,对金融助力文化产业发展发表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融资担保体系。张健华认为,针对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还需要成立规模最大的担保基金、周转基金或者风险缓释基金等,与金融机构建立风险机构。

    

2、发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效应。建立根据国家产业布局安排,由政府部门选择有成长潜力、风险可控的文化企业,通过给予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放大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

    

3、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信用体系建设。张健华建议在更高层面上打造文化企业信用共享系统,对文化企业信用情况以及发展状况进行专业分析和评估,为金融机构服务文化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

4、监管层面上对于创新应该有更多的空间。张健华表示,监管新规出台后,对于一些商业银行基金投资方面进行了限制。而对于文化创意企业来说,融资需求不仅限于信贷投资,更多在于有一定风险的投资或者股权类投资,而这些需求通过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模式难以满足。不过他同时表示,或许在银行获准成立理财融资子公司后,这个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发挥非遗作用,助力城市复兴

原文化部副部长 周和平

周和平表示,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我国城市发展史记载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文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的文脉,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特质。所以城市复兴中,要发挥好非遗资源的特殊优势。对此,他有三点建议:

一、 树立非遗资源,理清城市文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创造并世代相承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杂技等十大门类,非遗活态生存在人民的生产、活动之中,在城市复兴中将首先将非遗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梳理整理,这是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基础。

二、勇于创新,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周和平表示,我国有几千年建城史,许多城市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重要的特征是活态,是与时俱进、生长的有机体,正因为如此才流传千百年,历经民心,而且一种文化现象往往生于民间、死于庙堂,进博物馆这种形式就消失、就中断了。因此他认为,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城市复兴重要任务,而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注意以下三点:

1、城市区域功能规划中,要注重非遗在城市建设、功能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城市区域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2、 发挥非遗资源特殊优势,推动非遗相关产业与新业态的结合,在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艺术、文化主题酒店、文化竞技、文化科技等方面发挥非遗重要的作用。

    

3、积极与当代科技融合,探索非遗与科技结合的路径,探索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产品交易、技艺交流等模式。周和平表示,特别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因为互联网平台不仅为文化产品交易提供新平台,也改变着文化盈利模式。

三、加强金融助力,推动非遗与文化金融的融合。

周和平说,文化是城市复兴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是城市复兴重要的动力,加强文化与金融融合十分必要,发挥城市中心作用,尽快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文化投融资体系,发挥银行信贷作用,积极探索文化产业投融资合理模式,发挥基金支持文化产业的作用,扩大文化企业债券融资规模,积极与互联网金融相融合,推进文化要素市场从线下向线上发展,许多文化企业在文化与金融融合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文化产业投资的五大趋势 

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总裁 陈杭

陈杭表示,在文旅产业,互联网+影视、短视频、知识付费、动漫二次元、教育体育等范文娱行业,将是文旅产业投资的五个机会。具体来说:

由于最近相关的政策频发,所以影视行业迎来了非常好的时期。陈杭说:“内容优质化、发行社交化、渠道融合化、观众网生化、衍生丰富化这五个特点,构成我们对于影视行业的判断。”他认为,只要能抓住这五个特点,毫无疑问就抓到了影视行业的机会。

为当前毋庸置疑的新流量阵地、新内容源头,短视频行业领域更是随着腾讯系、阿里系、头条系、360系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驻,头部竞争加剧,据陈杭透露,短视频的广告价值是长视频5倍以上,短视频符合这个时代的潮流。

而随着数字技术的更迭带动出版、教育与移动互联网等互相发生化学反应,知识付费行业也迎来发展春天。陈杭说:“知识付费核心是传统出版行业的变形模式。从需求端讲,时间焦虑、付费能力、付费习惯是很大原因;在供给方面,我们看到移动资费不断下降,平台不断优化,支付方式也非常便捷,它恰好就在供需两端爆发”。

谈到动漫二次元行业时,陈航表示,伴随Z世代崛起,这一代独有的文化消费观与消费习惯,也将为动漫二次元行业发展带来新一轮良机。

最后,陈航表示,身处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投资势为刚需。与此同时,“(在)生活越来越紧张情况下,体育行业一定是下一个爆点。”

您可能感兴趣的是

在现场丨痛点VS机遇 一文说尽中国文化金融的现状与未来

在现场丨痛点VS机遇 一文说尽中国文化金融的现状与未来

在现场丨痛点VS机遇 一文说尽中国文化金融的现状与未来


主编:成琪

作者:魏金金

来源:中经文化产业独家整理,转载请联系“cexiaohua”获得授权

编辑:邵希炜

投稿或合作邮箱:wenhua@ce.cn

在现场丨痛点VS机遇 一文说尽中国文化金融的现状与未来

微信公众号ID :cewenhua

中国艺术经济网 版权所有。发布者:艺旌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loo.cn/56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艺旌经的头像艺旌经
上一篇 2019年12月22日 上午2:01
下一篇 2019年12月28日 上午12:3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