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读书人:李庚先生艺事二题

真读书人:李庚先生艺事二题


写在李庚先生“非常道”艺术展览之际

真读书人:李庚先生艺事二题

   非常道—李庚/霜凝双人展  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9.3.19—2019.3.27


    俞曲园序岛田翰《汉籍善本考》云:“先生乃篁村先生之子,而其母又宕阴盐谷先生之孙,名家女也。先生耳目濡染,学有本原;又以其师井井先生之荐,得窥中秘书,故所见旧书极伙……惟念往者曾文正公尝许余为真读书人,余何人斯,敢当斯语,请移此字为先生赠。”

    我每思及李庚先生,亦有“真读书人”之感。李庚先生本出于艺术冠冕之家,白石先生赐名,苦禅先生授艺,施墨挥技,周游世界,复抵东洋,得井上靖、东山魁夷诸家译介。怒马鲜衣,少年逸气,尔来数十年矣。数十年之中,李庚先生沉潜文献,搜讨书史,骑驿疆域,会通中西,书画乐论,总括艺术。诸艺事研究中,先生尤以《芥子园画传》为要,重新发现其美,合流泰西文艺,年来主编《芥子园画传图释》,将吾国山水之要,独移于艺术之界;将造型艺术,直抵文化精神,堪为集之大成。此值李庚先生「非常道」画展之际,笔者斗胆,作《艺事二题》,略纪先生文心。


光风转蕙,泛崇兰些

《芥子园画传》之招魂者


    晚清民国之际,四方板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屡呼,欧美规范导入,我国文化运命遂有折裂之危,诸有学之士“为文化所化”,更感苦痛。此我国文化一大剧变。然静言思之,彼时虽万方炎荒,我国赖以实证考据之学,轨接新学,文化尚可自成,故时有“中体西用”之说,体即存焉,用何可弃?而今时实用主义泛滥,网络商业触角,百绕千转;世间风云,皆可指掌而示;学术科目,亦如鳞细而隔。此我国文化又一剧变之时。操事传统艺文者,诚专而有功,亦心有惶惶。我亦如是。每案前运笔,坐拥碑帖,揽寻古法,常有只见一域之叶,四海茫然未接之感。及观李庚先生《芥子园画传》诸说,所忧涣然而释,所虑豁然而开。简而言之,李庚先生以《芥子园画传》为研究触点,将之置入世界艺术史源流以观,其所见者,洞穿四海之隔,提要人文一脉,直抵艺术精神之要。


真读书人:李庚先生艺事二题

李庚先生芥子园画传讲座


    《芥子园画传》一编,初成于康熙十八年。当时学者,重学问而轻道术,四库书成,亦未收入。直至《清史稿艺文志》,方得著录。然此时众所见之《芥子园画传》,已非李渔初创模样。是以《芥子园画传》习者虽众,然皆熟视无睹,仅以学画册子而观。更有甚者,李渔之《芥子园画传》,因常遭漠视,其初版之情状,四海竟罕有知晓者。李庚先生虽长成于李家山水,而艺心浩阔。其挥笔问学之余,专研芥子园有年。先生履及四海,并主持日本京都大学艺术讲座,视野胸怀,情深博大。其凡见《芥子园画传》版本,无不搜罗;凡及芥子文献,皆纳囊中。    

真读书人:李庚先生艺事二题

早稻田大学藏《芥子园画传》

  数十年来,李庚先生于《芥子园画传》之馆藏、版本、目录、印刷、流变、影响等等,成就煌煌。此外,李庚先生并参合世界艺术演化、民间美学生成、印刷出版发展、国际文化交互诸端,将芥子一化须弥。李庚先生先于众人,拈出芥子园画传初始版本,复以书画家、美学家之体认,示之芥子园画传对我国社会审美、民俗百工之肌肤浸入之力;示之《芥子园画传》于日本浮世绘之巨大影响,示之《芥子园画传》自日本转欧美,启发马奈、莫奈、塞尚、高更、梵高等当代艺术进向。年来主编《芥子园画传图释》一书,取千五百张历代绘画,以图释图,别于文字,画传言诠,另寻语言之舟楫,更具万相。故读先生论芥子园,每觉人文艺术,东西合一;每觉人类精神,往来可诉;每觉一族旧知,皆可招魂;每觉四海一域,艺途可接!此李庚先生之所教也!

真读书人:李庚先生艺事二题

《芥子园画传图释》  李庚主编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8年3月

   

    走笔至此,犹忆去年秋日,亲闻李庚先生讲席。时先生论李渔《芥子园画传》之版本流离,临堂一哭,使我有文化恻然之觉,知先生非仅为《芥子园画传》而哭,亦为国之艺术而哭,为艺术精神而哭。归来遂拟句,今以呈李庚先生:

日暖蓝田玉有余,光风转蕙病非除。

先生忧患知何事?泪洒淋浪芥子书!

经堂入奥,朱尘筵些

世界艺文学术之行吟者


 1987年,艾青先生评论李庚画即言,其画宛然是诗之世界。其时,李庚先生已悉于我国山水,欧日归来,世界眼光渐具。所谓“诗”者,正是李庚先生之自然意气。初晤李庚先生,其气沉静,其意飘举。扬眉发语,辄有诗人之风。其浪漫玄然之心、情神淡泊之状,已多为同仁所道。学界于李庚先生美术创作,多及写实、表现、抽象、古典主义四时期之说,而其基于世界艺文合一之上不断触变的美学精神,似是李庚先生一以贯之的思创理念。李庚先生亦是当今我国少有的,以自身极大之意力,将中国艺术之美,远渡重洋;将外域人文之盛,来归故乡的艺文学术之行吟者。其不囿一方,不滞一艺,不拘一时,通约美学理念,旧者拂新,新者拭古,故其从艺数十年,依然硎发新刃,花枝繁然。

真读书人:李庚先生艺事二题

李庚  马勒大地之歌  68X68CM 纸本水墨  

 曩读李思纯先生《学海片鳞录》,及其《四书之最早欧译》《国际条约所用文字之例》《桃花石之七种解释》诸条,叹其学识广博,视野阔如,非屑言一方者可比。阅其行事,知李思纯先生旧学之外,复留学德法,如陈寅恪、钱锺书诸先生然。吾读李庚先生书,观先生画,亦如读李思纯先生书,其行也广,其思也深,其艺也达。亦庄子秋水中所言之“通人”,亦曾文正公所言俞樾之“真读书人”也。

真读书人:李庚先生艺事二题

李庚  马勒大地之歌  68X68CM 纸本水墨

 自李庚先生研究《芥子园画传》可知,李庚先生总在试图发现一种超越语言之人文美学共通符号,此实乃一巴别塔式悲壮构造者。强调中国山水的不立文字,强调形象符号的组合折解,强调颜色线块的艺心即通,强调造型构成的会意可解。从而打通地域壁垒,如多次在日本举行古典现代合一画展;打通学科界限,如在中国美术馆举行《马勒音乐与绘画展》;发掘古今艺术之时光隧道,使天下艺事,纷然一如;诸国文化,有心辄通。这种自我背负式的文化使者运命,即可理解其泪洒淋浪之艺心。如本次“非常道”李庚、霜凝双人展中,李庚先生《马勒交响曲•水墨空间系列》,即以无形之音与有形之象,合而为有无之间。进而言之,先生以音乐之声形,将绘画之二维度,增之音乐三维度。

画为心声,声不容假,我遂知艺术水墨,即是在分离世界中,洞开艺术之真实,融汇抽象形象之隔,合观东西艺文之真。此亦李庚先生所教也!

真读书人:李庚先生艺事二题

与李庚先生合影

 楼外黄昏,沉沉正新。观李庚先生著述,读先生画作,只觉先生匹马斜阳,西风归来,蹄声笃笃,襟袖萧萧。遂知艺术文事,东方西方,巍阙江湖,朱尘经堂;皆在先生“非常道”中。及此,复撰一诗,再呈李庚先生:

世上萧萧侧帽看,彩毫笙笛两无端。

数篇水墨非常景,画出万方一例看。

 

      己亥初春,后学王新,敬撰于观物行舍

李庚,1950年生于北京,1986年在德国明斯克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主持东方艺术讲座。1986年至今在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艺术学部任艺术学教授。现任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日本总理大臣宫泽授予“绀绶章”特殊文化贡献褒章 。

真读书人:李庚先生艺事二题

真读书人:李庚先生艺事二题

除庵论艺  欢迎关注


王新之,原名王新,字殿臣,号除庵,又号善卷白衣、观物行舍。书画家,兼擅古典诗文、艺术评论。1968年生于山东潍坊。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艺术金融博士、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

198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师从吴冠中、白雪石、黄胄、范曾、冯法禩、戴泽、徐庆平、封楚芳诸先生问艺;后师于章黄学派传人国光红先生治古文字、古典诗词诸学。辑著有《国家案例——美术作品集》《潍上古诗词》《全潍诗》《除庵书微》《除庵画微》《除庵艺微》等。其书画作品多次刊入《雅昌拍卖图录》。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观物行舍):真读书人:李庚先生艺事二题

中国艺术经济网 版权所有。发布者:艺旌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loo.cn/56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艺旌经的头像艺旌经
上一篇 2020年6月14日 下午8:12
下一篇 2020年6月27日 下午1: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