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子弥实验室” 关注我们


大家好,我是子弥。
中文里,“世界”一词来源于梵文lokadhātu的翻译,“世”指时间,“界”指空间,代指时空中的一切。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旁日月,挟宇宙”。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其实也是指时间和空间及其中的一切。
随着词语的使用和演化,宇宙多用于科学中,表示科学所研究的物理世界的整体。世界多用于哲学,描述人类感知和体验的总体。阐明世界是什么其实一直是哲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元宇宙的翻译来自于英文Metaverse,词根来源于宇宙universe。Cosmos也是宇宙常见的表达,是法则约束下和秩序的整体。世界的英文是world。使用情况与中文也差不多。
微软的游戏《我的世界》。暴雪的游戏《魔兽世界》。漫威漫画和电影组成的,叫做漫威宇宙。
有趣的是,描述它们作品的体系架构,都叫做世界观。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元宇宙和世界观。

元宇宙中,会产生什么样的世界观?

《阿凡达》的世界观
《阿凡达》是卡梅隆执导2009年上映的电影,随即登上全球票房首位,斩获28.47亿美元。阿凡达推动了整个3D电影时代。它的视觉特效,放在十多年后的现在仍不过时。

《阿凡达》剧照
卡梅隆为阿凡达打造了一个庞大的世界观。在这个神奇的潘多拉星球上,生长着一种与人类不同的种族,纳美人。身高2-3米。其肤色为青色并有琥珀色或碧绿色的眼珠,手指左右各4只,所以纳美人的数学为四进位法。

四个手指的纳美人和四进制法数学
请注意:地球培育的进入潘多拉星球的化身,却是5个手指。在即将上映的《阿凡达2》中,他们有一个女儿,从宣传镜头中能看到,她手类似于爸爸,但脚类似于妈妈。

这些小细节很容易被忽略,但却富含深意
卡梅隆专门为纳美人设计了纳美语,由南加州大学语言学家Paul Frommer创造,大概2600个单词,并没有官方书写系统(有爱好者设计过,不完善),听起来很陌生,但以拉丁字母拼写。卡梅隆本人写了六首英文歌词,其中四首由Paul Frommer翻译成了纳美语,最后收录进阿凡达的音乐专辑中。

用“纳米语”写的歌词
在上图中,我看见你是纳美人打招呼的方式,也是《阿凡达》的主题曲,“看见”在纳美语中有两个版本,tes’a是物理视觉。而这里使用的kame,是精神的或是神经性质的,更接近中文的“理解”。
卡梅隆在2015年与太阳马戏团合作制作了一台舞台演出。整个节目以纳美语进行,只有一名讲英语的解说员。

太阳马戏团的《阿凡达》演出
阿凡达中包含了几十种特有的生物,还为之匹配了相应的生物系统。除了纳美人之外,其他动物都是六足的。六足和真实地球的四足相比,骨骼结构和肌肉组织都不一样,阿凡达中,完全从头设计了这些结构和组织。艺术家Daphne Yap为之创造了纹理和图案,还包含纳美人的服装和配饰。

神秘的潘多拉星球生物系统
阿凡达为潘多拉的星球设计了特殊的地貌,比如悬浮山。悬浮的原因是潘多拉星球上充满着常温超导体Unobtanium(Un-obtain-ium不可获取的元素,威尔斯科幻也用于反重力材料,电影地心毁灭用它来做了钻探的钻头材料)。

反重力的悬浮山
Unobtanium,其实就是炼金术中的哲人之石,也是哈利波特中的魔法石。

通过常温超导,实现悬浮
潘多拉生物圈充满了许多会发光的六足动物物种与植物物种,它们形成一张巨大错综的神经网络覆盖了整颗星球。纳美人只是其中一个智能种族。植物动物有一个统一的神经界面,整个生态系统,就可以连接成一个整体,就是纳美人的神明和母亲,Eywa。木精灵是灵魂之树的种子,灵魂树可以与Eywa直接连接,通过木精灵与世界互动。

一个互联互动的生物系统
而此时人类却生存在一个赛博朋克的世界。

人类社会和潘多拉生物系统形成巨大反差
人类通过意识上传到化身中,然后进入到潘多拉星球。这有点类似于病毒入侵系统。

阿凡达,十年前掀起了IMAX浪潮

睁开双眼,会看到什么……
让我们再次睁开双眼,进入阿凡达创造的世界……

神话回归和世界创造
20世纪30年代,一个普通的日子,一位普通的大学教授正在批改考卷。突然,兴之所至,他在一个空白处,写下了一句“在一个地下的洞府里,住着一个霍比特人…”。

一个迷你的地下洞府
可能托尔金本人也没有想到,由这么一个简单的灵感,继而开始创作的小说,开启了一整个奇幻时代。

托尔金打开了一扇奇幻大门
霍比特人、指环王,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无人不知的IP。

指环王,建立了一个恢弘的世界
托尔金创造的世界,比阿凡达在一部电影之中所展现的更为复杂。不仅有创造的世界,还有它的来源(即世界根据)。记录在托尔金版的创世纪《埃努大乐章》中。

一开始,是一如,“独一之神”,其名在阿尔达为伊露维塔。

伊露维塔将祂的概念表达为生物,埃努,即神圣的人。

随后向埃努传授了音乐主题。埃努围绕着祂唱歌,伊露维塔很高兴。

“比深渊更深,比穹顶更高,像伊露维塔之眼一样穿透一切”
但随着主题的发展,其中最强大的埃努,米尔寇(意为力量的崛起),开始将音乐中的思想和主题视为自己的,其声音淹没了其他的音乐。米尔寇的双生兄弟,曼威(即善良)接管了音乐,形成第二乐章,米尔寇破坏了它。伊露维塔重新提出了第三乐章,但仍然受到米尔寇的感染,演变成激烈和冲突。最后伊露维塔结束了这种不和谐,用一个和弦,“比深渊更深,比穹顶更高,像伊露维塔之眼一样穿透一切”。

空间一亚中创建了世界,包含整个星系和阿尔达
这三个乐章,主题、音乐、音乐之回声,从伊露维塔的永恒大殿,传入了虚无之境(深渊和穹顶都在虚无中),从中创造了一个空间,名为一亚Eä。空间一亚中创建了世界,包含整个星系和阿尔达。Eä是昆雅语,是let it be的意思,等同于上帝的要有光。

那是维拉,即力量
伊露维塔向埃努展示了异象,并说你们中的十五位会将祂的全部愿望转向这个地方,并降入其中,祂们的力量会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直到永远存在,直到完成为止。那是维拉,即力量。

托尔金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包含种族、地理、世界法则等。
阿尔达由大陆和海洋组成。其中重要的大陆有中土大陆、阿门洲。中土以南还有一个黑暗之地。东部还有一个太阳之地。在第一纪,伊露维塔创造了精灵和人,精灵首先觉醒。而埃努创造了矮人以及其他的种族。中土的字面意思是,中间的土地,跟中土大唐的中土意思相近,其实意指人类居住的土地,中土是我们居住的世界的一个古老的称呼。在数个纪元包含精灵宝钻、霍比特人、魔戒的故事之后,精灵从中土撤离回归了精灵岛。精灵西迁后两个纪元,开启了地球的历史。
除此之外,托尔金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包含种族、地理、世界法则等。

托尔金的世界,平面地球变成了三维的地球,而精灵的世界离开了
而托尔金创造的这一系列作品,就是Faërian Drama,子弥在《艺术与元宇宙》一文中提到的精灵戏剧,他人编织的幻梦。
如果要说元宇宙的真正源起的话,我认为就是托尔金。
托尔金解释自己的创作思想,引入了一个词,“神话创造”“mythopoeia”,并称自己为“爱神话者”。在托尔金的理论中,人是次创造者,可以创造物理规则和生命规则与现实完全不同的第二世界。
在20世纪早期,以乔伊斯、洛夫克拉夫特、托尔金为代表的作家开始了一种文学的新范式。可能之前,人们还希望把自己的名字放置在巴尔扎克和左拉的旁边,比如佩雷克。每一位写作者,都有“描绘一个时代”的雄心。而之后,这个雄心已渐渐远去,另一个雄心渐渐浮现出来,那就是,创造一个世界。历史总在寻找一些内在高贵的执行者。

世界创造
创造具有完整性且自洽的幻想世界,是现代文学的关键任务。包含历史、地理、生态。通常涉及创建地图、背景故事、植物、动物、不同的民族和他们的技术水平。如果是一个奇幻小说,还会涉及不同的种族。以及构成的社会习俗。在某些情况下,还会为之发明特殊的语言。
添加背景故事,例如前传或者起源,是一种叙事的需要。它揭示幻想世界(即第二世界)与观众的主世界的不同,并提示一系列的幻想世界如何运作的假设。而且,背景故事赋予世界现状以意义。
一个典型的背景故事,比如星战开头的字幕。当然,给定想象世界的背景故事可能是隐含的,而不是陈述的。即使没有提供完整的背景故事,许多人仍然暗示这样的背景故事,因为他们力求完整性和一致性。

《星球大战》片头背景陈述
最典型的背景故事,其实就是神话。神话和民族历史把整个群体联系在一起,并增加文化的深度。
它是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的“背景故事”。
而且,每个幻想世界都是一个“想象的统一”(Vico)、一个象征系统(卡西尔)和一个“心灵的世界”(Lotman),与它自己的神话密不可分。神话的这种品质有助于将一个单一的故事转变为一个象征性的网络。它在当代艺术中持续稳固地位的另一个原因是其虚构的世界构建技巧。
托尔金本意就是英国没有自己的神话,所以自己才来创造一个。洛式叙事影响了斯蒂芬金和尼尔盖曼等。X档案毫不讳言的称自己为神话,神系之渊源。虽然各自原因不同,他们都在有意识的创造新的神话。卢卡斯说,在星球大战中,他有意识的着手重建神话或经典的神话主题。Lewis(纳尼亚传奇作者)曾称基督也是真正的神话。
可以把20世界初期这个阶段,称为“神话回归”。
它重新成了创造和解释的重要部分。

自洽的人造世界如何炼成
观察人造世界的发展是一个有趣的事情。
长期以来,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人们一直被吸引去想象超出他们感知周围世界的世界。一个幻想世界可以是在修辞论证中使用的复杂寓言,例如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或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也可以只是供儿童娱乐的玩具。
早期的幻想世界是作为幻想之地出现的,它是同一星球的一部分,但在地理上隔离。比如桃花源,桃花林尽处有水源于山,有一个仅容一人的小口可以进入。

Lomo amoenus&terribilis,伊甸园,极乐世界
诺顿的玫瑰园,萨士比亚的阿尔丁森林,托尔金的夏尔,绿色世界,都是某种应许之地。绿野仙踪的奥兹Oz,是被沙漠隔绝的仙境。西天是西行,可以去取经。距离获得一种天然的隔绝,还有人无法行走的海,无法飞行的天空。中世纪的农民会说食人魔不能旅行超过一天,但遥远的大陆是必要的。
漂洋而至的炼狱之山,地中海的独眼巨人,藐姑射之山,蓬莱的仙岛,海底两万里,地海,北极的疯狂山脉,地心游记。很久很久之前,很远很远的地方,很高很高的山或者天空,很深很深的海洋,都是常见的设定。
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奥兹就从美国的一片沙漠,搬到了太平洋的某处。黑豹就只能去更为遥远的非洲。以前鲁滨逊能漂流到太平洋的小岛,之后就只能漂流到火星(1964),到现在只能通过虫洞到卡冈都亚Gargantua(星际穿越中的黑洞)。火星上也曾有过公主,威尔斯也曾与之大战过(1938),在克拉克就只剩下了沙,从运河canali的猜想,到中空地底的火星居民,科学就是爱因斯坦,外星人曾经都是火星人。好吧,还有那美克星。
“世界”既是一个空间术语,又是一个体验术语(Wolf)。幻想的世界是一个虚构角色直接遭遇到的环境,并构成了完整的、统一的“地点”感。
如果幻想世界被定义为体验的领域,那么可以大如宇宙,小如一座孤岛。幻想世界可能存在主世界中,比如2012年至今的播客节目《欢迎来到夜谷》中的夜谷,斯蒂芬金《城堡岩》中的岩堡,《失落的世界》中的恐龙岛。幻想世界可能包含主世界,比如科幻经典《萤火虫》、小说《沙丘》、游戏《EVE Online》。
大多数幻想世界都与主世界相连。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两个世纪的发展,幻想世界的构建,越来越多的远离与之连接的主世界。一开始,幻想世界被称为次世界,第二世界。然而,现代的幻想世界很可能是或发生在完全独立的宇宙中,其中一些颠倒了它们与主世界的关系,并将我们所处的主世界,作为更大宇宙的一小部分。
幻想世界最常用的入口是梦。爱丽丝一开始就是从梦中跟随到兔子洞,续集才换成镜子。

梦游仙境的爱丽丝
小尼莫的沉睡之地的冒险,也是如此。
洛夫克拉夫特的梦之境,菲利普迪克的Ubik,时光之轮的Tel’aran’rhiod,黑泽明之梦,黑客帝国,盗梦空间。梦天然具有超越物理规则的体验。形状不断变化又始终如一。
镜子也是,星际迷航中就有一个镜世界。
早期的想象世界通常是为神话、哲学或讽刺目的而创造的,它们与原始世界相连,以便对其进行评论。
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位于赫拉克勒斯的柱子之外,因此在大西洋中。而他理想的共和国,卡利波利斯,如果建成的话,也将位于主世界中。虽然但丁的诗最终会到达天堂,但都通过地狱炼狱山与主世界紧密相连,分别位于耶路撒冷下方和南半球,并不断地指代但丁所处社会的历史和政治。托马斯·莫尔爵士的乌托邦位于南美洲海岸附近,格列佛游记中的岛屿表面上靠近苏门答腊、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它们几乎仍然处于各自时期的所知的地图范围内。
在二十世纪之前,岛屿是虚构世界最受欢迎的地点。岛屿与行星一样,被未知区域包围,不需要适应预先存在的边界。而如今,岛屿通常只作为一个隐喻,它指代孤立的,无法与外界联系的地点,比如星际穿越中最后女主所在之处,就像是一个孤岛。
一个重大的突破是在十九世纪末,世界创造者第一次停止将他们的世界融入主世界。埃德温·艾博特《平面国:多维的浪漫》创造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幻想世界,形成自己的多元宇宙,并没有与主世界有任何联系,除了讽刺之外。威廉·莫里斯的《闪光平原的故事》和《超越世界的森林》产生了第一个声称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的中世纪幻想世界。

德丰特奈的《星,仙女座Ψ狂想曲》在乌力波创始人之一雷蒙·格诺的发掘下重新流行,被誉为太空歌剧流派的开创者。评论者认为它发生在一个绝对虚构的幻觉中(Théophile Gautier):如果你想知道我们对仙女座Ψ的事情如此熟悉,我们会回答说,我们在德丰特奈先生的书中找到了所有这些细节。基于一份手稿,其中包含了星的语言,隐藏在从天上坠落在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的陨石之中。

德丰特奈将叙述和翻译巧妙的关联,创造出一种效果:多个世界,一个前迪克的世界,现实和虚构像分形一样交织在一起。

奥斯丁·莱特的《Islandia》,代表着审美的转向,更接近于某些当代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所持的的观念,即现实世界某种程度上也是虚拟的。莱特并不是单纯的乌托邦小说,而是引导人以双重意识相信这些虚构的世界,让他们沉浸在世界中,同时也保持对沉浸的讽刺意识。不再是柯勒律治的自愿暂停怀疑而居住于幻想的世界,而是托尔金,次创造者的激活。
莱特的岛中两个关键语言代表着其文化的基本原则:Ania,渴望结婚;Alia,对家庭和家园的爱,作为一个持续的统一体。而Ania和Alia不限于幸运的岛名,而是任何在他们幻想之中找到家园的人。莱特并没有将乌托邦的“不存在之地”与现实对立,而是坚持两者是互相构成的。它表明幻想的世界是我们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基本特征。

Philip K. Dick|银翼杀手|高堡奇人|少数派报告
而如今,星际迷航,世界中的世界;高堡奇人,幻想中的幻想。作为虚构宇宙的一部分吸引力在于它自己将人类想象力作为自我改善、现实生活决策、情感探索和选择的重要工具这一概念的参与。这种现实和非现实的混淆,幻想和我们所见之间界限的模糊,其效果是在促进观众考虑现实之上的虚构,更重要的是对世界创造的研究,以及虚拟的现实。从而从中发现无限组合中的无限多样性。

爱伦坡|福尔摩斯|曼达罗人|黑客帝国
这不过都是朝着更加自洽、更为真实的幻想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的一部分。

元宇宙为何需要世界观?
在讨论经济与元宇宙的《元经济学》中,子弥说,平台经济、组件经济、虚拟经济,可能都只是元宇宙的中间形式。垄断和控制支付流向和客户的访问流向;使用专用的组件,建立专用管道;以及仅仅在数字空间中寻找创新的赚钱和互动方式。这几种方式,都不是元宇宙可以依赖的经济体系。那么,什么才是呢?
幻想世界,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参与进来,而狂热的社区和粉丝圈的实践比任何其他玩家/读者/消费者/生产者群体更能明显地说明这些不同的接收策略。
粉丝被定义为特定IP(或媒体叙事)定期的、情感投入的消费(Sandvoss),它既是公共的,又是生产性的(产消者)。最典型的就是同人,围绕幻想世界的规范文本创建自己的副本,并且充当副本完美主义者。
考察福尔摩斯同人圈和星际迷航就可以了解,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从同人文学发展为跨媒体内容创作,甚至是衍生品。
“-verse”已经成为一种指代独特的幻想世界(比如元宇宙metaverse)的方式。事实上,除了官方推动的宇宙版本之外,某些IP的世界观已经拥有了数个宇宙分支。

复仇者联盟非官方海报@bosslogic
这张令人心碎的海报,出自漫威宇宙非官方首席大神,网络上流行的非官方海报90%都是出自他之手。比如那张最有名的海报,最后的晚餐。
当代的同人小说家构建了自己的虚拟的世界,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接受变革。某种意义上,它挑战了传统意义文化工业中的版权策略。
而未来元宇宙之中,创建开放的、可扩展的世界观。一方面,统合生产者、消费者、粉丝之间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保持元宇宙的独特性,并防止这种独特性在拓展中被淡化。
这可能才是元经济学与构建元宇宙经济体最重要的部分吧。
(未完待续)

子弥实验室是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的下属一级单位。由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于2020年11月21日在黄埔揭牌成立,中科院院士赵宇亮任实验室主任。
“子弥”一词来源于传统佛教宇宙哲学——“芥子须弥”,意思是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子弥实验室“小”中“生”大“,思考、设计、产生人类没有的技术和产品,成为改变人类思维模式、改变人类科技进程、改变人类工作模式、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发源地。
子弥实验室致力于研究面向未来的关键共性技术,希望寻找对科技充满痴迷,思想未被格式化的人、行为未被同步化的人、认知未被标准化的人、情怀未被世俗化的人,共同用思想创造人类没有的技术和产品。

email:tony@cannano.cn
中国艺术经济网 版权所有。发布者:艺旌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loo.cn/11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