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2月份中国文物艺术品价格指数为181.51点,环比下跌5.65%,同比增长0.25%。2月份交易量为2558件(套),环比下跌82.13%,同比增长87.26%;交易额为1.07亿元,环比下跌93.61%,同比增长263.29%。
本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价格指数、成交量与成交额环比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同比出现上涨。本月受春节假期影响,各拍行举办拍卖会场次明显减少,是各统计指标出现环比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各统计指标出现同比大幅上涨在于该年疫情已得到全面有效防控,市场经营活动正常开展,而去年同期疫情发展正迅猛,行业经营活动被迫停摆。节假因素与疫情影响是本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各指标变化的主因。
中国经济数据
2月份CPI为99.80,环比增长0.60%,同比下跌0.20%。本月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带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扬。2月份CPI同比下降,主要是受春节错月和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的影响。本月,中国文物艺术品价格指数与CPI呈现负相关。
本月我国M1存量为59.35万亿,环比下降5.13%,同比增长7.38%。M2存量为223.60万亿,环比增长1.04%,同比上涨10.10%。本月M1增速回落由银行资产增速下行趋势和春节错位共同影响,M2增速回升得益于财政存款下放力度加大。本月,中国文物艺术品价格指数分别与M1呈现正相关、与M2呈现负相关,文物艺术品市场活跃度较比上月有所回落。
本月上证指数为3509.08,环比增长0.75%,同比增长21.83%,股票收益率继续提升,资金流入股市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该月,上证指数与中国文物艺术品价格指数呈现负相关。
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地区分布比例
2月份,京津冀地区中国文物艺术品成交量为1403件(套),交易额为3916万元;长三角地区交易量为664件(套),交易额为1204万元;港澳台地区成交量为461件(套),交易额为5567万元;中西部地区交易量为21件(套),交易额为13万元;其他地区交易量为9件(套),交易额为16万元;珠三角地区未有成交。
交易量
从交易量来看,本月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主要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和港澳台地区。交易量位列第一的京津冀地区,全部在北京成交;长三角地区交易量排名第二,集中在杭州、上海两地成交;港澳台地区交易量位居第三,皆在香港成交;中西部地区和其他地区的交易量甚小,集中在厦门与合肥两个城市成交。

从交易额来看,本月港澳台地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其他地区、中西部地区、珠三角地区的交易额渐次降低。其中,港澳台地区市场本月领跑全国,热度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地区,得益于该地区3家国际大型拍行开展月度拍卖会,中国书画与珠宝尚品的成交量平分秋色,占据市场五分之四有余。从文物艺术品的交易平均单价来看,港澳台地区以12.08万元/件(套)的价格领先于其他几个地区;京津冀地区的平均单价为2.79万元/件(套),居于第二的位置;长三角地区的平均单价为1.81万元/件(套),居于第三;其他地区以1.78万元/件(套)位居第四;中西部地区的平均单价为0.62万元/件(套)位居第五;珠三角地区未有成交暂列末位。本月值得关注的是港澳台地区,其平均单价由上月的处于第四位,本月跃居首位。此显著变化得益于该地区的大拍行在本月拍卖活动较上月更为密集,拍品质量高于其它几个地区,从数据上看,成交价在50万元以上的拍品共成交22件(套),其成交额占据港澳台地区拍卖总成交额的三分之一有余,对该地区成交总额与平均单价起到拉动性作用。
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品类分布比例
交易量交易额
在2558件(套)成交拍品中,五大品类交易量占比分别为:瓷玉杂项35.54%;中国书画34.28%;收藏品18.37%;珠宝尚品11.34%;油画及中国当代艺术0.47%。五大品类的交易额占比分别为:珠宝尚品34.07%;中国书画33.97%;瓷玉杂项20.50%;收藏品11.01%;油画及中国当代艺术0.45%。
根据文物艺术品的交易品类分布图可以看出:从交易量上看,瓷玉杂项占比最高,中国书画、收藏品、珠宝尚品、油画及中国当代艺术占比渐次降低。从交易额来看,本月珠宝尚品的交易额处于主导位置。其次是中国书画、瓷玉杂项、收藏品和油画及中国当代艺术板块。珠宝尚品板块表现亮眼的原因在于,该月以港澳台地区为主的拍行,开展以珠宝尚品为主要业务板块的拍卖会,本月港澳台地区的珠宝尚品成交额为3563.50万元,占该月珠宝尚品总成交额的97.58%,处于主导地位。
本文经艺拍指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84681606,邮箱yearbook@artdata.net
中国艺术经济网 版权所有。发布者:艺旌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loo.cn/9211.html